湧幢小品卷之二十八
蔣山佛會記 【 宋潛溪集】
皇帝御寶曆之四年。海宇無虞。洽於大康。文武恬嬉。雨風時順。於是恭默思道。端居穆清。罔有三二。與天為徒。重念元季兵興。六合雄爭。有生之類。不得正命而終。動億萬計。靈氛糾蟠。充塞下上。弔奠靡至。煢然無依。天陰雨濕之夜。其聲或啾啾有聞。宸衷(日百皿)傷。若疚在躬。且謂洗滌陰鬱。升陟陽明。惟大雄氏之教為然。乃冬十有二月。詔徵江南有道浮屠十人詣於南京。命欽天監臣差以穀旦。就蔣山太平興國禪寺。丕建廣薦法會。上宿齋室。卻葷肉。弗御者一月。復中書右丞相汪廣洋、左丞胡惟庸、移書於城社之神。具宣上意。俾神達諸冥。期以畢集。五年春正月辛酉。昧爽。上服皮弁服。臨奉天殿。羣臣服朝衣。左右侍。尚寶卿梁子忠啟御撰章疏。識以皇帝之寶。上再拜。燎香於爐復再拜。躬眎疏已。授禮部尚書陶凱。凱捧從黃道出午門。寘龍輿中。備法仗鼓吹。導至蔣山。天界總持萬金及蔣山主僧行容。率僧伽千人。持香華出迎。萬金取疏入大雄殿。用梵法從事。白而梵之。退閱三藏諸文。自辛酉至癸亥止。當癸亥日。時加申。諸浮屠行祠事已。上服皮弁服。搢玉珪。上殿。面大雄氏。北向立。羣臣各衣法服以從。和聲郎舉麾奏悅佛之樂。首曰善世曲。上再拜迎。羣臣亦再拜。樂再奏昭信曲。上跪進熏薌奠幣。復再拜。樂三奏延慈曲。相以悅佛之舞。舞人十。其手各有所執。或香或燈。或珠玉明水。或青蓮花冰桃。暨名荈衣食之物。勢皆低昂。應以節。上行初獻禮。跪進清淨饌。史冊祝。復再拜。亞、終、二獻同。其所異者不用冊。光祿卿徐興祖進饌。樂四奏。曰法喜曲。五奏。曰禪悅曲。舞同。三獻已。上還大次。羣臣退。諸浮屠旋遶大雄氏寶座。演梵咒三周。以寓攀駐之意。初斸山右地。成六十坎。漫以堊。至是令軍卒五百負湯實之。湯蒸氣成雲。諸浮屠速幽爽入浴。焚象衣。使其更。以綵幢法樂引至三解脫門。門內五十步。築方壇高四尺。上升壇東向坐。侍儀使溥博西向跪。受詔而出。集幽爽而戒飭之。詔已。引入殿。致參佛之禮。聽法於徑山禪師宗泐。受毘尼戒於天竺法師慧日。復引而出。命軌範師咒飯。摩伽陀斛法食。凡四十有九。飯已。夜將半。上復上殿。羣臣從如初。樂六奏徧應曲。執事者徹豆。上再拜。羣臣同。樂七奏玅濟曲。上拜送者再。羣臣復同。樂八奏善成曲。上至望燎位。燎已。上還大次解嚴。羣臣趨出。濂聞前事二日。淒風戒寒。飛雪灑空。山川慘澹。不辨草木。鑾輅一至。雲開日明。祥光沖融。布滿寰宇。天顏懌如。歷陛而升。嚴恭對越。不違咫尺。俯伏拜跪。穆然無聲。儼如象馭。陟降在廷。諸威神眾。拱衞圍繞。下逮冥靈。來歆來饗。焄蒿悽愴。聳人毛髮。此皆精誠動乎天地。感乎鬼神。初不可以聲音笑貌為也。肆惟皇上自臨御以來。即詔禮官稽古定制。京師有泰厲之祭。王國有國厲之祭。若郡厲、邑厲、鄉厲。類皆有祭。其興哀於無祀之鬼。可謂備矣。然聖慮淵深。猶恐未盡幽明之故。特徵內典。附以先王之禮。確然行之而弗疑。豈非仁之至者乎。昔者。周文王作靈臺。掘地得死人之骨。王曰。更葬之。天下謂文王為賢。澤及朽骨。而況於人。夫瘞骨且爾。矧欲挽其靈明於生道者。則我皇上好生之仁。廣衍無際。將不間於顯幽。誠與天地之德同大。非言辭之可贊也。猗歟盛哉。祠部郎中李顏、主事張孟兼、蔡秉夷、臧哲、職專禱祠。親覩勝因。謂不可無紀載。以藏名山。以揚聖德於罔極。同請濂為之文。濂以老病。固辭弗獲。既為具列行事如右。復繫以詩曰。皇鑒九有。憲天惟仁。明幽雖殊。錫福則均。死視如生。屈將使伸。一歸至和。同符大鈞。 【 其一】 元綱解紐。亂是用作。黑祲盪摩。白日為薄。孰靈匪人。流血沱若。積屍橫縱。委溝溢壑。 【 其二】 霜月淒苦。涼颸酸嘶。茫然四顧。精爽何依。寒郊無人。似聞夜啼。鑄鐵為心。寧免涕洟。 【 其三】 惟我聖皇。夙受佛記。手執金輪。繼天出治。軫念幽潛。宵不遑寐。爰啟靈場。豁彼蒙翳。 【 其四】 皇輿載臨。稽首大雄。遙瞻猊座。如覿晬容。香凝霧黑。燈類星紅。梵唄震雷。鯨音號鍾。 【 其五】 鬼宿渡河。夜漏將半。飇輪羽幢。其集如霰。神池潔清。鮮衣華粲。滌塵垢身。還清淨觀。 【 其六】 迺陟秘殿。迺覲慈皇。聞法去蓋。受戒思防。昔也昏酣。棘塗宵行。今焉昭朗。白晝康莊。 【 其七】 法筵設食。厥名為斛。化至河沙。初因一粟。無量香味。用實其腹。神變無方。動皆充足。 【 其八】 鴻恩既廣。氛盭全消。乾坤清夷。日月光昭。器車瑞協。玉燭時調。大庭擊壤。康衢列謠。 【 其九】 頑惟佛道弘。誓拔羣滯。惟皇體佛。仁德斯被。無潛弗灼。有生咸遂。史臣載文。永垂來裔。 【 其十】 欽錄集云。洪武五年壬子春。即蔣山寺建廣薦法會。命四方名德沙門。先點校藏經。命宗泐撰獻佛樂章。既成。進呈。御署曲名曰善世、曰昭信、曰延慈、曰法喜、曰禪悅、曰徧應、曰玅濟、曰善成。凡八章。太常諧協歌舞之節用之。著為定制。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。欽奉聖旨。御製廣薦佛會榜文。命都省出榜。曉諭天下官民士庶人等。
跋蔣山法會記後
予既從祠部羣賢之請為撰法會記一通。自謂頗盡纖微。近者。蒲菴禪師寄至鍾山稿一編。其載祥異事尤悉。蓋壬子歲正月十三日黎明。禮官奉御撰疏文至鍾山。俄法駕臨幸。雲中雨五色子如豆。或謂娑羅子。或謂天華墜地之所變。十四日。大風。晝晦。雨雪交作。至午忽然開霽。上悅。近臣於秦淮河然水燈萬枝。十五日將晏蕆事。如記言。及事畢。夜已過半。上還宮。隨有佛光五道。從東北起。貫月燭天。良久乃沒。已上三事皆予文所未及。蒲菴以高僧被召。與聞其故。目擊者宜詳。而予耳聞者宜略。理當然也。屢欲濡毫補入之。會文之體製已定。不復重有變更。保寧敏機師請同袍以隸古書成茲卷。來徵余題。故為疏其後。使覽者亙見而備文云。
又云
右蔣山廣薦佛會記。予嚮為儀曹諸君所請而作。一則鋪張帝德之廣。一則宣揚象教之懿。意雖有餘。而文不足以發之。叢林之間。往往盛傳。徒增愧赧而已。葦舟上人。留意宗門。樂善如不及。近來南京。亦繕書一通。持歸吳中。求予題識左方。嗚呼。佛法之流通。靈山付囑。恆在國王大臣。讀予記者。當知王化與真乘同為悠久。猶如天地日月。萬古而常新。猗歟休哉。
又
余既造此記。自知筆力衰弱。無以發揮聖皇崇尚佛乘之深意。豈期大方叢林。競相傳布。殊用悚仄。而雪山成上人復索余書一通。藏諸篋衍。以上人好學之切。不欲固辭之。雖然。余文固非佳。然昭代制作之盛。足以為千萬世之法者。亦備著於其間。後之續僧史者。必當有所擇焉。
傳衣 【 郭青螺集】
萬曆乙酉。予入韶州。間道棹小艇入曹溪。六祖像精彩莊嚴。寺僧因出傳衣、寶鉢、革履。衣似今羊羢褐衣。而間以金縷。傳燈錄謂西域屈眼布。緝木綿花心織成。理或然也。鉢本瓷器。為廣東提學魏莊渠所碎。或云。有心碎之。或云。偶墜諸地。僧以漆膠。仍似鉢形。而寶色無光。革履云是六祖遺履。比今履差長耳。衣是釋迦佛所遺者。有言是達磨所遺。有言是武則天所賜。未有定說。高僧等傳。釋迦佛有衣。名金縷僧伽梨衣。釋迦知化期將近。命摩訶迦葉。迦葉敬奉佛。後持入雞足山。自念。今我被糞掃。服持佛僧迦梨。必經五十七俱胝。六十百千歲。至於彌勒出世。終不致壞。於是寂然入定。則釋迦衣未傳也。又二十四祖師子比丘傳。法婆舍斯多。並授僧伽梨衣。後斯多適南天。至中印度。彼國王得勝曰。予聞師子比丘不能免於刑戮。何能傳法後人。祖曰。吾師難未起時。密授我信衣。以顯師承。王索其衣焚之。五色相鮮。薪盡如故。王乃大信。即請其衣。祕於王宮。則師子衣未傳也。今曹溪傳衣。實出達磨。考達磨傳。菩提達磨傳法慧可。命之曰。我傳汝法。并授汝僧伽梨寶鉢。以為法信。惟恐後世以汝於我異域之人。不信其師承。汝宜持此為驗。以定其宗趣。吾沒後二百年。衣止不傳。後慧可傳僧璨。僧璨傳道信。道信傳弘忍。弘忍傳慧能。弘忍曰。受衣之人。命如懸絲。此後傳法。毋傳衣鉢。慧能稟教。竟止不傳。及坐化後。肅宗慕其道。詔取衣鉢。就內瞻禮。肅宗崩。代宗即位。永泰元年。夢尊者請還衣鉢。天子敬其法。七日。即詔使臣持還曹溪。曹溪傳衣之始末如此。達磨長逝於魏莊帝廢立之際。實梁大通二年。自梁至今。約千餘年。而衣貯曹溪。完備如故。夫金石之刻。其質本堅。如周石鼓。秦太山碑、晉鐵柱之類。是也。而金縷甚脆。草木之生。托根於地。如孔之檜、子貢之楷、老之柏、漢之松、是也。而金縷無根。然歷千年不壞。是豈無尸之者耶。嗟乎。庾嶺之爭。惠明不能舉。肅宗之取。唐宮不能留。寶鉢之碎。魏公不能并碎其衣。故今宇內千年之物。獨此衣存。
袈裟
秇林伐山云。袈裟名水田衣。又名稻畦帔。王維詩。乞飯從香積。裁衣學水田。王少伯詩。手巾花疊毛淨。香帔稻畦成。袈裟。內典作毠沙毛。蓋西域以毛為之。又名逍遙服。又名無塵衣。然未及袈裟之原也。陳養吾象教皮編云。迦羅沙曳。僧衣也。省羅曳字。止稱迦沙。葛洪撰字苑。添衣作袈裟。 【 或作毛。作毠沙毛】 一名無垢衣。一名忍辱鎧。一名銷瘦衣。一名離塵服。一名蓮花服。一名福田衣。一名水田衣。一名稻畦帔。一名逍遙服。一名無塵衣。一名去穢衣。一名離染服。乃知袈裘之原。始於迦羅沙曳。至葛洪始加衣字也。
五銖衣
秇林伐山又云。博異志。天女衣六銖。又曰五銖。北里志。玉肌無軫五銖輕。若以為天女玉肌之衣。不知諸天人皆衣五銖、六銖。不獨天女。且有三銖、一銖、半銖者。不獨五六。阿舍經云。忉利天衣重六銖。炎摩天衣重三銖。兜率陀天衣重一銖半。化樂天衣重一銖。他化自在天衣重半銖。又云。天衣飛行自在。天衣。衣如非衣。光色具足。不可名也。韻註。十黍為纍。十纍為銖。八銖為錙。二十四銖為兩。五銖、六銖、尚未及半兩。微乎輕矣。
三教
魏道武除沙門。法令至嚴酷矣。乃其太子晃不謂然。密密弛緩。故道武沒後。其法愈盛。崇奉愈益隆。辟如燒山一番。山之草木更茂。三教之並行久矣。其能除乎。又可以口語闢乎。
宋晁文公以道。欲將儒、釋、道、合一著書。曰法藏碎金。凡數萬言。不出此義。繼作道院集三卷。過八十。又為耄志餘書。湛師以為覓正法眼可恨。然則三教合一之說。今人不過拾其唾餘耳。乃詫以為異。何耶。
三教互相攻擊。此低秀才、潑和尚、癡道士識見。儒者能容之、用之。暗禁末流。方見廣大。
自浮屠黃冠而改儒為仕宦者不少。惟唐韋渠牟。京兆萬年人。少警悟。工為詩。李太白異之。授以樂府。去為道士不終。更為僧。已而復冠。仕至太常卿。蓋涉歷三教。然於義俱不甚解也。而憸躁最為時所薄。
天下之變幻莫甚於釋。次則道術。而儒家獨稀。抑儒者之說平實。原不露奇為勝。而業為儒者。恥以奇自見。以此差足勝二氏乎。然二氏不可廢。以奇濟平。則平乃盡變。益見為奇。故儒猶青天白日也。二氏則日之珥、月之華。以及雲雨露雷。總之。皆天也。離而廢之。不成為天。合而混之。麗天者又幾無辨矣。
小佛像
建平均亭里中。唐時。虎銜一小佛像置於時山之巔。有朱道人建菴以奉之。至今靈驗。
大士湧出
至正元年閏五月一日。華亭縣修竹鄉四十三保朱謝里民家。竹林中忽見大士一。身從地湧出。質類芝菌。形如雕琢。光彩照人。數百里中。一時傾動。其地立大悲閣。
佛牙
萬曆辛卯。浙僧真淳。得佛牙於天台山中。獻於管東溟。時陸五臺為南尚書。管以轉屬。陸大喜。雕紫檀小浮屠。籠以金絲文龕。送入天界寺。
布袋
布袋和尚。唐僧。閩人。或問。年幾何。曰。此袋與虛空齊年。化後。復見於東陽。
遺蛻
無量壽佛遺蛻在廣西全州。張口眼。露二齒。舁入城西。汗出如注。以巾拭之皆濕。後燬於火。僧拾遺燼。和泥像之。舁入城。汗出如舊。又全州臨江一峭壁。凡數十級。半壁有一木櫃。歲久不腐。人稱兵書匣。嘉靖中。遣南昌姜御史儆訪異書入全。張雲梯。募健卒探取。乃一棺。中函頭顱甚巨。二鋸牙垂口外。如虎豹然。持其骨下。卒暴死。姜仍以原所瘞之。
長耳和尚
定光佛。初為和尚。號法真。耳長九寸。上過于頂。下可結頤。吳越王賓禮之。居定光院。既寂。漆遺蛻。目翕口微張。以院為寺。正殿居中。龕蛻居左。覆以樓。殿屢燬。不及樓。
願得地
地藏菩薩。姓金。名喬覺。新羅國人。在池州東巖修習久。土人閔欲齋之。地藏謝不願。願得一袈裟地。閔許之。明日以袈裟冒之。凡四十里。閔即付之。舉家悉成正覺去。
捨宅之始
捨宅為寺。自吳呂蒙始。今建安之開元禪寺。是也。或云。其子孫為之。
兩京諸寺
慈壽寺。在阜城門外八里。太監谷大用故地也。聖母宣文皇太后所建。始於萬曆四年。至六年秋成。殿宇壯麗。僧房羅列。一塔聳出雲漢。四壁金剛。攫挐如生。可畏。至今想之。隱隱眉睫間。如西天龍華境界。
京城西香山碧雲寺。瑰壯靡麗。正德中。于經大璫所造。經為御馬監太監。以便給得幸上。請贈父泰為錦衣衞都指揮使、母王氏夫人。復導上於通州張家灣等。榷商賈車舟之稅。極為苛悉。歲入銀八萬之外。即以自飽。斥其餘羨。為寺于香山。而立冢域於後。所費金以萬萬計。上亦親幸焉。故為之賜額及。而經後隨上南幸。其寵亞於諸貴。會上得疾久。多所恚惡。一日。忽厭經而逐之。盡革其官與所賜蟒玉。使辮髮從小璫。受翰林師教誨。嘉靖初。下獄瘦死。籍其家。而寺與墓獨存。
南京三大寺為鍾山靈谷寺、鳳山天界寺、聚寶山報恩寺。五次大寺。攝山棲霞寺、天竺山能仁寺、牛首山弘覺寺、雞鳴山雞鳴寺、盧龍山靜海寺。並中剎、小剎、共一百六十。最小者不與。視六朝四百八十。蓋有間矣。
報恩寺有琉璃塔及殿屋。皆莊嚴雄偉。蓋悉成祖宣廟財力成此。嘉靖四十二年二月雷震。一夕俱燼。僧房無恙。今皆化為酒肉場矣。塔燒琉璃磚為之。不可焚。今尚完好。惟踏級刓不可步。為級者九。登五六級。南中歷歷可指。鐵頂左欹。僧雪浪修之。乃復舊。雪浪。予及見之。偉長而美。有才氣。橫行南中。郭明龍為南大司成。指名逐捕。遁去。不知所終。蓋妖淫之尤也。
報恩寺。永樂十四年十月十三日起工。至宣德三年方完。蓋十六年矣。塔九層。通高二十四丈六尺一寸九分。
瓦官寺在秣陵城西南隅。起自晉長興年。陸地生蓮花兩莖。有司穴地視之。則一僧儼然在瓦棺中。其花發於舌根。芳馨異常。朝廷聞而神之。賜建慧方寺。民間仍以瓦棺稱之。他志所謂銅官、鹽官之類。非也。南唐改為昇元寺。後燬于火。國朝歸魏國為菜圃。數見神光。有比邱覺恆自伏牛來。禮魏國復之。掘片石。刻畫巨閣形製。中坐釋迦。次及三大士。旁列天王。筆法精良。寺遂復振。
葛屺瞻寅亮。為南祠部。所領近畿諸剎。有賜田者稽籍。籍在則問租。租在則問數。清查勾剔。與所在有司往復甚苦。既有緒。興補墮廢。約束僧寮。秩然可觀。亡何。為狂生所辱。同鄉人督學者又助之。投劾歸。其素以職事。或請囑相左者。適在事。盡翻所為。今已蕩然矣。
女中天子
宋章獻明肅皇后本成都之華陽人。家以播兆鼓為業。隨父龔美遊汴。過荊門。至玉泉寺。慕容禪師夜夢金剛報云。明日女中天子過此。因厚遇之。贈以金。時真宗尚為壽王。居潛邸。知客張耆引后見王。王悅。遂納之。無何。壽王即位。自貴妃冊為后。天禧末。慕容已往長蘆。后白于帝。召之不至。惟曰玉泉無僧堂。長蘆無山門。詔建二寺門堂。遣中使齎白金三千兩。安寺市田。兼賜龍眉、龍角、鎮山。建皇后行宮焉。
石佛
嘉定州凌雲、峨眉、二山並甲天下。今人只說峨眉。不知凌雲。豈世間兩大不能並耶。凌雲石佛高三十六丈。唐開元二年。僧海通于水濱鑿石為之。未就而歿。貞元初。韋皋尹成都。完之。覆以十層閣。額曰凌雲寺。
寺門風水
景泰初。大興隆寺。不開正門。鳴鐘鼓。并毀寺前第一叢林牌坊、香爐、旛竿。從巡撫山西右副都朱鑑之言也。
戒壇興廢
杭州昭慶寺。建於石晉天福元年。宋太平興國元年。始為戒壇。屢燬于火。入憲宗時。議修復。按察使楊繼宗領其事。我湖富民吳瓊捨萬金為倡。落成甚麗。并開戒壇。嘉靖三十四年。倭寇至。當事者恐其區廣。為賊藪。焚之。旋即修復。後復火。孫織造隆又復之。壯於前觀矣。
翔鶴
嘉定南翔講寺在縣南二十四里。梁天監間。里人掘地得石徑丈。常有二鶴飛集其上。僧得齊即其地作精舍。每鶴至止。必獲檀施。後鶴去不返。僧方悵然哦詩。見石上有白鶴南翔去不歸之語。因名焉。
造塔
越州寶林寺。宋元徽元年製。法華經維摩經疏。僧遺教等與法師惠基于寶林山下建寺。名寶林寺。時有皮道與。捨宅。連山造寺。山之巔。有石岫。岫有靈縵。旁有巨人跡。錫杖痕。初。晉末沙門曇彥與許詢玄度同造磚木二塔未成。詢亡。久之。至梁天監中。岳陽王將至。彥預告門人曰。許玄度來也。岳陽亦早承誌公密示。至州。即入寺尋訪。彥望而曰。許玄度。來何暮。昔日浮圖今如故。王曰。弟子姓蕭。名詧。彥曰。未達夙命。焉得知之。遂握手。命入室席地。王忽悟前身造塔之事。宛若今日。由是復修塔。塔加壯麗。唐會昌中廢。乾符元年重建。改題為應天寺。宋乾德初。僧皓仁建塔九層。高二百二十丈。號應天塔。祟寧三年八月。詔改崇寧萬壽禪寺。三月八日。又改祟寧為天寧。每歲天寧節。羣寮祝聖于此。紹興七年。改報恩廣孝禪寺。俄又改廣孝為光孝。專奉徽宗皇帝。蓋以本天寧祝聖之地也。時有長老滋須者。有高行。會改當十錢為當五。郡守召須及能仁長老密告之。且曰。聞二寺方大興造。有未還瓦木工匠之直。倘蓄當十錢。可急償之。明日文字一出。皆大折閱矣。二人既歸。能仁呼知事僧。告以將赴他郡之請。凡有負者。皆即日償之。於是出千餘緡與之。抵夜乃畢。得者皆喜。明旦。遣侍僧問天寧。則曰。長老歸自郡齋。即以疾告。閉方丈門熟睡。至今猶未起也。及令下。須始以當五之數償負。 【 不肯利己損人。方不愧善知識。】 能仁乃大愧服。 【 當自悔所為。】 乾道末。藻繪尤盛。置田五千餘畝。
水墨羅漢
會稽華林寺。舊有水墨羅漢十八幅。形模奇古。凡視之。初則隱隱糢糊。久之。漸明顯可挹。喜怒憂寐。其狀不一。宛然如生。世稱仙筆。相傳昔有自矜其技者。寺僧延之。乃獨處一樓。謝接談對。惟令日供飲食。既浹旬。僧疑而瞰之。見其以盆水自照自圖。始及半身。覺而絕筆。遂盥其手。棄其水於地。泉迸出。今香泉池是也。不別而遁。收其所遺。得羅漢十六幅半。至李唐時。一僧全其半。而續其一。筆法精妙。絕似。釋家以為畫者後身。又云。乃僧貫休。俱未可知。且靈異。凡懸掛失其倫序。則墜卷不停。國初有盜者利其重貲。竊而鬻於杭。即托夢以指示。寺僧追而歸。後中貴曰三寶者。威脅持去。將渡江。風逆十晝夜。則夢僧人數千。驅其登高涉險。神思不寧。懼而醮祭還之。弘治丙辰。寺僧違戒行。忽一夕。主僧夢羣僧負擔相率辭去。越三日。罹於火。遂煨燼無存。
羣飛蘸油
淨土寺在會稽淨土山。唐開寶五年。即舊善名寺遺址建。名彌陀院。宋太平興國七年。改號淨土寺。後山有塔。每夜令行者募油錢燃燈。至曉不滅。江海道途之人。望以為號。紹興中。塔上燈至二更忽滅。寺僧疑行者乾沒油錢。問之左右。答曰。每夜至更盡時。則有如人形一羣。飛自西來。啾啾呼噉。集塔上。燈即滅。寺僧疑其言。次夜。自登塔伺之。至更餘。果見一羣。約千餘人。來塔上。各蘸油傅瘡。僧直前問之。眾叩首曰。某等乃淮上陣亡卒也。見三寶慧光。乞油傅刀箭瘡痕。即愈。便可托生。僧問此番托生何道。眾軍分四隊前後應答。後世當生為富貴人。只得此燈油。瘡痕平愈。便超度矣。僧由是多買油。更益燈滿塔上。每夜鬼眾仍集。取油傅瘡。半年漸少。久之。不復來矣。
百尺彌勒
新昌寶相寺在南明之陽。東晉曇光開山。齊永明中。僧護嘗隱於此。護始到。夜聞鐘磬僊樂之音。又時現佛像。煒燁可駭。由是啟願鑿百尺彌勒像。像成。端嚴偉特。名聞中外。其最異者。像自石中鑿出。今佛身之後。石壁之上。有自然圓暈。如大車輪。正當佛首。而四方闊狹一同。無毫釐差。佛身高廣。則咸平僧端辨嘗記之云。按劉勰舊記。齊永明四年。有浮圖氏。厥號僧護。嘗茲矢誓。期三生躬造彌勒之像。梁天監十五年二月。始經營開鑿之。洎畢。龕高一十一丈。廣七丈。深五丈。佛身通高十丈。座廣五丈有六尺。其面自髮際至頤。長一丈八尺。廣亦如之。目長六尺三寸。眉長七尺五寸。耳長一丈二尺。鼻長五尺三寸。口廣六尺二寸。從髮際至頂。高一丈三尺。指掌通長一丈二尺五寸。廣六尺五寸。足亦如之。兩膝加趺。相去四丈五尺。壯麗殊特。四八之相。罔弗畢具。諒嘉陵并郡石像外。至於斯。天下鮮可比擬者。後梁開平中。吳越王鏐賜錢八千萬貫。造閣三層。東西七間。高一十五丈。又出珍寶鉅萬。建屋三百餘楹。後鏐之孫俶又列二菩薩夾侍閣前。身高七丈。宋景德間。邑人石湛鑄銅鐘一口。董遂良等捨錢百萬。裝飾金像。又詣闕請經一藏。石氏又起轉經藏。并寶殿以安之。賜額寶相。厥後侍像亦壞。元元統二年。僧普光更為坐像二。高六丈五尺。又以銅絲為網。護於其前。明永樂九年。住持僧裔重建三門毘盧閣。凡三層五楹。高十三丈五尺。正統中悉燬于火。萬曆三十一年。復為石龕罩之。永絕火患。
馬房燈光
貴陽府藺州永洪庵在印山中。去城十五里。高僧月溪所搆。僧。江安人。以罪戍赤水。役于陳百戶。所棲馬房。夜有燈光照數里。陳異而遣之。遇禪師為示三乘。既得正覺。選地以廬。因廬焉。是為宣德二年。越二載。章皇帝召天下名僧十三人詣闕。月溪亦與焉。別弟子語曰。此招提中徒眾。慎無踰四十。踰則殃。抵京將召入。上令中使密置經檻下。覆以錦。諸僧履而入。月溪伏不前。上召之急。對曰。非敢以方外自高。懼藉經為罪。非上所以召臣意。上異焉。翻經入之。賜以茶。不飲而南灑。問何故。曰。留都火焚四十八戶。用禳之。上未信。後十餘日。守臣報火作。如其語。上遣還。遂示寂留都。後有檀越廣其居。成福地。林麓點蒼。溪洞鏤錯。中有磨刀溪。大石橫其中。為石佛口。水從兩傍流。大如轟雷。細如鳴絃。北有峭壁隆起。瀑泉掛巖。為珠簾三重。寺中緇衣四十人。每自外來者。過五人則有一斃。過三人則有一病。過一二人則有怪。
誌公塼塔
臨邑縣東有塼塔。云是誌公所營。四面有石獸。迅猛可畏。周滅法時。令人百千挽出。終不可脫。亦無所損。今猶在彼云。
刮金
諺云。佛面上刮金。陋之也。嘉靖初。用工部侍郎趙璜奏。沒入正德末所造諸寺繪鑄佛像。刮取金一千三十餘兩。正合諺語。可笑。
羅漢化米
廬陵能仁寺。當宋時旱甚。米價翔貴。一羅漢變為僧。去化米於贛縣。得載兩舟。抵郡城。謂舟人曰。吾歸領人來取米。方及岸。失足水中。兩履盡濕。舟人遲之。兩日不至。亟詣寺僧問故。寺僧曰。此無有也。舟人行殿上。見羅漢中有絕似僧者。而足尚濕。乃知羅漢所為。今諸像中惟化米者有生氣。酷類行役方息。汗泚泚在其額。
麻衣書字
拆梵宮者必受其毒。吾師陳禺陽建壽壙于峽石山。有觀音廟直其右。以計燬之。果有滿指揮之死。累其長子問斬。坐獄十年。破家十萬。指揮未死前。一麻衣僧。各書一夫字于店門上。凡七十餘家。惟一老媼沽酒者不書。指揮死。地方人懼禍。放火欲燔屍滅迹。因延燒凡書夫字皆盡。老媼家獨免。考滿指揮之先。乃以夷人歸附。實姓矢。成祖為改姓。發海鹽衞。夫字近矢復近火。蓋其兆已豫定矣。郭青螺又言。其郡曾諫議撤快閣。尹合撤南臺。皆斬其祀。吁。可畏也。
獅巖
黃文肅公。讀書大雲山下。水際屢得採藥。尋其源。遇二僧。忽二獅子驟至。僧叱曰。勿驚地主。公因捨地立寺。額曰獅巖。其山盤曲深秀。一達官利其地。縱火焚寺。火尖蟠結如球。其人一日入山。忽有獅銜入洞中。驚絕久之。有僧撫其首復甦。乃叩頭。願重刱寺贖罪。僧嘻曰。勿言。汝且歸。既歸。罄所有。集大木千章。印其名姓。忽風雷。龍伸爪攫去。無一留者。其人亦竟死。未幾。一老叟過之。發願修復。方闢土。前所失大木俱在。惟姓名都削去若新。眾歡趨。不半歲告成。老儒邱良。久居山下。素知其事。嘆曰。昔何遭劫。今乃重興。偶然如此。何佛何僧。空中若有應者曰。公言誤矣。彼畜業重。福何從興。有發心者。即佛即僧。
龍湫
李元陽。滇人。駐十九峯下。見水漲衝城。裂其門。沙沒民居。閔之。以問祖秀眉。曰。郡本龍湫。漢書謂邪龍雲南是已。古祟佛法。建寺塔彈壓。民始得安。今法廢。龍復作祟。吾家世修其法。而力未逮。汝他日可復千年之功。以慰先人之憂。公受命默識。既貴。自壬寅迄己卯四十餘年。寸積銖累。崇聖遺墟及郡中壇宇。煥然一新。又為之振其鐘魚。條其科教。其法漸備。水患用息。
體玄僧帽
卓敬。年十五。讀書寶香山中。嘗夜歸。遇暴風雨。避大樹下。水至。展轉遷徙。晦冥中竟迷歸路。遙見林外有火光。急趨赴之。乃一小院落。有讀書聲。敬心稍自慰。扣其門。有一童子應聲而出曰。先生知郎君將來。使吾候之于此。敬仰視其門。有大書體玄二字為匾。遂相攜而入。見一老翁坐長明燈下。敬往揖之。翁起。相勞苦曰。深山中。昏夜遇風雨。得無疑懼乎。敬曰。歸省乃晨昏之常。恐貽吾親憂。雖甚勞困苦無恨。但得一燭尋路。即可歸矣。翁笑曰。山中那得有燭。但有少枯葉。郎君且燎濕衣。徐為之計。敬起解衣。問向童子曰。翁為誰。何姓。童子曰。先生不欲人知其姓。每向人自稱逍遙翁。又問。汝何名。曰。吾少孤。敬疑其為隱君子也。修謹進曰。敬家只在山下。往來山中甚熟。未聞有體玄之院。亦未聞有逍遙翁之名。敢以為請。翁曰。昔體玄先生嘗居逍遙谷中。吾世業為醫。往來中條山中。後因避難。聞陶隱居有丹室在此。因采藥南來。結菴少憩。不覺遂淹歲月。不久亦還故山耳。又問體玄為何人。翁曰。此吾先世事。郎君亦無用知也。頃之。燎火衣乾懇還。翁起謂曰。郎君既不肯留以待旦。吾有一牛。可騎之而歸。昏夜泥淖。當有所恃。無懼也。敬大喜過望。即命少孤牽牛出。又呼一童。名少逸。曰。汝可將吾舊籠來。就籠中出一僧帽。謂敬曰。既不能留款。以此為贈。敬辭曰。吾為書生。平生志氣將期匡濟天下。翁為長者。既蒙訓教。安得以此帽相戲。翁曰。吾昔亦嘗有志斯世。後因所輔非材。不用吾謀。禍幾不測。得此一籠。始獲解脫。不然。豈復能生出宜秋門乎。郎君第收此帽。他日當自理會也。敬卻之。翁但再三歎息而已。敬遙窺籠中諸物。悉箍桶工匠所用。及僧家衣鉢耳。兩童至門外。敬乘牛。致謝而別。方出林。牛行甚駛。勢若飛禽。不復能控制。身亦安隱無恐。須臾已及門矣。遙從牛背呼其家。家人已就寢。驚起。隔牆應之曰。夜已向闌。若安得以此時冒風雨獨歸耶。敬答曰。吾得遇隱君子。借一牛騎歸。不然。今夕必不能還矣。舉火牽牛入。牛忽抖擻咆嗥。化為一黑虎而去。室中人盡震驚而出。比明。尋訪體玄山居不可得。數日後。乃在縣西四十里陶弘景丹空故基旁。有一古廟。彷彿是雨夜所經行者。其壁有潘閬夏日宿西禪院詩。即東坡少日所見夜涼疑有雨。院靜若無僧之筆也。筆墨猶新。循其路歸。見虎踪歷歷尚存焉。
按潘閬。字逍遙。大名人。通易、春秋。尤以詩知名。為王繼恩所薦。太宗召見。賜進士第。察其狂妄。追詔罷之。又多出入盧相多遜門下。多遜嘗遣吏趙白。交通秦王。閬預有謀焉。多遜敗。宅隨毀廢。閬時方在講堂巷藥肆。聞之。知事將連逮。即奔避多遜鄰家。曰。萬無搜近之理。所謂弩下逃箭也。其鄰匿之牆中。閬作詩曰。不信先生語。剛來帝里遊。清宵無好夢。白日有閒愁。事稍解。服僧服。髡鬚髮。五更持磬出宜秋門。變姓名。入中條山。朝廷圖形。下諸路捕之不得。潛居一寺中。題詩鐘鼓上。縣令見曰。此必潘逍遙句也。命召之。又逃去。投故人阮道。時為秦理掾。諷秦帥曹武惠上言。太宗赦其罪。以四門助教處之。乃出。真宗朝王繼恩敗。籍其家。其中緘題往來。詩誦滿門。事連宮禁。上惡其朋結。禍將不測。閬自疑。將逃去。京兆尹先收繫獄。上聞之。詔中外臣僚與王繼恩交識及通書尺者。一切不問。釋閬罪。以為滁州參軍。卒泗上。
僧姓
晉。宋間。佛學初行。其徒未有僧稱。通曰道人。其姓皆從所授學。如支遁本姓關。學於支謙為支。帛道猷本姓馮。學于帛尸黎密為帛。至道安。始言佛氏釋迦。今為佛子。宜從佛氏。乃請皆姓釋。
元時。僧度牒以羊皮為之。
住持
僧家住持。各據席說法。未嘗有崇卑位分之異。宋末史衞王奏立五山十剎。如世所謂官署。然有服勞其間最久者。乃出主小院。俟聲華彰著。乃拾級而陞。改主大寺。得至於五名山。則如仕宦而至將相。為人情之至榮。元亦因之。國朝兩京考之禮部。省直考之府官。其氣勢不如宋、元之烜赫。僧亦不復倚之為重矣。
募緣問子
元至正間。嘉善張臣伯。貲雄一鄉。生子曰巨森。年十歲。不能言。甚以為憂。一日。有僧募緣建吉祥橋。過其家。臣伯紿曰。問吾子。欲為。即可。僧詣其子問之。巨森應聲曰。吾家獨成。臣伯喜。從之。巨森由是能言。
水火二相
自來僧家幻異甚多。乃若元末和州圓寂懶牛和尚。既說偈已。即沿麓至磯。舉步大江。如履平地。徐至中流。乃跏趺而坐。宛宛浮水上。回旋久之乃沒。越十三日。出下流沙洲上。衫衣襪履。無少脫遺。趺坐儼然如生。羣鴉野鳥。環鳴于席外。舟人聚觀。乃輿歸茶毘焉。奇矣。奇矣。兼水火二相矣。
殿左施帳
黎文僖公淳、劉忠宣公大夏。少肄業於華容縣之圓覺寺。僧大鏡夢殿左施金龍帳。二神端冕坐其中。曉起。二公在焉。正夢中所見也。資給之良厚。二公既貴。貽以金。怒卻之曰。吾豈望報者耶。終身不出寺門。
入棺趺坐
東阿城北有香山寺。寶燈禪師實駐錫焉。築高閣棲其中。寒暑昏曉。未嘗就枕。不出山者凡六十年。造一棺。置諸榻右。年九十四。一日。謂其徒曰。吾將逝矣。扶服入棺。趺坐而化。時萬曆二十一年八月念四日也。首座宗璽。亦有至行。年八十。先逝。
我非真我
薛童子。鳳陽亳州人。父為序班。母感異夢而生。丰骨秀特。舉止言笑。自然應節。年十歲。即通佛書如素習。語皆縣合。夢大士道之河濱。滌以水。曰。爾何蒙垢若此。浴已。摩其頂曰。急尋歸路。無何。一鶴下庭中。甚馴。未幾。病危。語序班曰。我非真我也。未生前。父不知我。今還以未生視我。痛何從來。幸自解。正襟趺坐而逝。年才十五。
佛奴母脇
錫山尤少師時享之子平貞娶王氏女。產一女。從左脇下出。名曰佛奴。慧性異常。五歲舉動如成人。至秋漸不食。形體日小。一日母脇復開。女便躍入母腹。即痛死。以僧家法焚之。築小塔於赤石嶺葬焉。平貞念妻、女。不兩月亦死。
金氏青蓮
德清金氏女嫁湖城馬軍巷之張生。素食僅十年。萬曆四十四年六月十三日卒。年四十九。前一日。溲於桶中。寘別室。喪事稍畢。于廿九日移桶。則蓋頂起寸餘。旁吐青蓮花一枝。駭視之。中有數蘂。次日吐一葉三花。當日萎。又次日為七月初二。吐五花。又次日。吐四花。時余在郡中。寓家兄襟湖宅。金氏為吾嫂兄弟。余遣人往視。果然。其桶中復有四蘂。觀者填咽。花凡十二。葉茄色。中有金粟四五粒。真奇事。佛家驚動人如此。人惡得不信而奉且趨之耶。
胡御史僧異
為民御史胡涍。無錫人。任俠。喜佛事。歿前數日。與陳氏子度西橋。遇鶉衣僧。胸前垂繡八卦囊。以梵字一赫蹏授胡曰。視之。胡笑弗視。曰。吾事去矣。視何為。僧亦笑。竟去。曰。不視亦得。歿之後一月。有僧持枇杷石一。鸚鵡嬴一。寘柩前。諷唄移時去。竟莫可踪跡。客遊惠山泉亭者遙見胡幅巾行咏。入黃公磵。怪之。曰。吾聞胡君病。今乃在此。沒前一日也。人皆異之。胡素趫輕。饒膂力。嘗道晉陵。醉後舟出白龍觀。橫墮水。且濡。忽矯起。呼空上。觀者數百人。咸駭之以為神。顧令以覲入。與飲甚適。掉臂曰。吾臂任御史。胡躍而立其臂曰。御史足定。何如令臂。嘗與客遊匡廬、秦餘諸山。客方飲山阯。睥睨間。胡已獨身取間道。陵巉巖。而登箭闕。握凍雪。下勞客矣。
痴和尚
余四歲。見一僧。長可八尺。方面大耳。口喃喃不甚分明。自南柵栗樹橋過我門。眾童子羣擁而北。號曰癡和尚。冬月入水浴。良久而出。氣蒸如雲。余曾坐其肩。摩頂戲加拳。亦不怒也。惟過一貴人門嫚罵。初猶容忍。久之不堪。令人捶之。趺坐受梃。都無所傷。放歸。再出再罵。無如之何。拘于別室。絕其食。可半月。暗窺之。惟閉目運氣。亦有密餉棗與水者。又旬日。貴人大悔加禮。許為建寺。未幾歿。聞題二詩於壁。時余尚幼。不能錄記。至今以為欠事。安得再遇此僧。從之入山。脫苦海耶。
拳棒僧
董青芝祠部聞倭儆。集教師數十人講武事。與一少林僧角拳。皆仆。僧曰。此謂花拳入門。錯了一生矣。祠部惘然。亦不復談。
王龍溪得一僧。曰孤舟者。善棍。薦於府。府集教師二三百人與試。約角死勿論。咸俯首願受教。後卒死於倭。
達觀始末
達觀和尚。曾見之西山戒壇。雄爽。直可籠蓋一世。對士夫尤箕踞嫚罵。嘗出一對云。睡魔嚙眼珠。將闇。諸對者皆不稱意。余曰。自有天然者。座客因而詰問。曰。睡魔對餓鬼。嚙眼對劘牙。眼中有珠。口中有舌。對舌。不禁食、色。性也。人身上只有此兩件。更何處覓。和尚笑曰。原只此一箇。
和尚聲滿天下。諸貴人無不折節推重。卻不知族家何處。自稱曰吳江人。又曰。你輩到底曉得。余見之戒壇。相別為文送我。甚屬意。寂之日。余方艤舟震澤普濟寺前。夢和尚下舟。肅肅帶風聲。次早入寺門。盤桓古柏下。恍惚如有見。此柏乃數千年物。能為神。永樂中。吳江一糧長。在京師遇老叟。與語相合。問其居址。曰。在震澤寺門左側。後尋之。止有此柏。並無人住。意和尚樹神。轉世修行。與余相近。故末年示意。大不偶然。此柏奇古蒼翠。近年轉茂。當是和尚得道復歸。遠過老樹精乞靈洞賓矣。其侍者錢山死跟不去。痛杖無怨色。形似猿猴。余因是益疑之。和尚亦自稱曰紫柏道人。
和尚被執。為曹郎中所撻。創甚。嘆曰。駐不得矣。即獄中說偈。理襟。斂手足而逝。屍不仆。首微敧。有笑容。蓋存時只夜坐。不貼身臥席者已三十餘年矣。龕歸徑山。有內臣某。穴龕摩得其頂。奇之。捨五百金助葬。初遺命塔五峯之內。有競者。伺其徒法鎧入蜀。塔于外。繆仲醇先生見而驚曰。浸殺和尚矣。會余亦至。議合。亟發之。浸者三尺。起龕。流血水凡三晝夜。可見屍尚未壞。或故假此示驗。動人耳目也。久之。茶毘得堅固子半升。眾弟子分去。尊和尚者。既極口以為達摩、寶誌之流。而毀者又以撻時叫苦乞哀為言。各有所據。乃余則親見親聞。非勦口說也。
梟禿像
楊璉真伽等三髡畫諸佛像。以己像雜之。刻于飛來峯石巖之內。嘉靖二十二年二月。杭州知府陳仕賢擊下三髡像。梟之。三日。棄於圊。田汝成為之記。亦快。亦快。
僧假王子
僧王明。河南人。嘗出入周王府中。能言周府事。至姑蘇。遇遊僧太空。與謀說一監生。裝巨舟奉大佛。自稱鎮國王。招集棍徒十六七人。泊無錫。時府知事詹在廷署印。突入搏之。知事走。召集兵快。明踞公座。傳呼甚厲。時縣丞王建中謀印不得。利其事。陰遏兵快。未即前。觀者雲集。明始疑懼。率其徒跳還舟中。會諜者為邏卒所獲。眾請知事嚴訊。知其贋。率兵往捕。盡縛之。縣丞仍匿其資。明自吐為鎮國王賢培之子。名勤榮。別號龍雲。因父溺愛幼子勤煌。己乃讓國削髮出遊。更言其母妻姓氏、居址、甚詳。於是撫臣移咨河南覈實。並疏狂僧猖獗。由署官望輕。速除新令。以安地方。時明羈候真武堂。久之。防禁漸疏。潛逸去。追擒之。河南回咨言。鎮國將軍勤煌並無兄勤榮出遊。其所稱父母、姓氏、居址、盡不符。乃當明假王大逆不道論斬。餘從坐有差。縣丞亦奪職。太空先被毆死。此妄男子。誤入縣搏人。一時張皇殊甚。至比於宋李全、元張士誠束手無措。而縣丞又因以為利。可笑如此。一日有儆。其不至瓦解。無幾矣。
商丐
余初歸。有一丐者。自稱川商。遇盜掠罄盡。幾死。跪而乞食。余視其貌獰甚。疑之。稍稍詰問。語支吾。色微動。逡巡欲退。余直前揭其破帽。則禿頂。鬢蓬蓬皆假裝挂於傍者。方俯首叩頭。忽直立馳去。眾欲追之。余亟止。尚回首。目睜睜欲啖人。可畏。